【新聞稿】故事介入治療有效防欺凌 兒童攻擊行為指數減逾四成

【新聞稿】故事介入治療有效防欺凌 兒童攻擊行為指數減逾四成

2020年12月18日

安徒生會全球首創故事介入治療研究
無標籤正面有效防欺凌 兒童攻擊行為指數減逾四成

【新聞稿】本港校園欺凌問題位全球榜首,根據2017年一項數據(1),本港有32.3%的學童表示在過去一個月內曾經受到欺凌,欺凌比率為全球最高;2019年一項問卷調查(2)中更顯示,學童在過去一年曾經遭受到欺凌的傷害更上升至近四成(38%)。於2020年一項有關社會事件的調查報告(3)中,超過五分之一 (22.7%) 的受訪中學生及 19.7% 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在過去一年,曾因著不同政治立場,而受到同學或朋友的言語攻擊,14.3% 的中學生及 9.2% 的大學生曾受到排擠或孤立, 12.5% 的中學生及 9.5% 的大學生曾受到網上攻擊, 12.1% 的中學生及 3.3% 的大學生更曾受到肢體攻擊。有見及此,安徒生會連同香港城市大學合辦「悅讀新視野」計劃(Read to Change),研究以全球首創的故事介入治療法預防或減少欺凌行為問題的成效,並發現故事小組有效減少兒童的攻擊行為指數近五成。

「悅讀新視野」計劃將有潛在攻擊行為的兒童隨機4分成三個小組:進行故事介入的「實驗組」、採用一般沒有針對性故事活動的「安慰組」,及作對照研究的「等候組」;由安徒生會社工帶領,並由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馮麗姝博士及團隊利用小組收集所得之數據進行研究。這項基於「社會訊息處理理論」(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SIP) 的故事介入手法,曾於去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結果。六年來,已有23間小學參與「悅讀新視野」計劃,接近1,000名學生受惠。

攻擊行為(5)主要分為兩種,復仇者(反應型攻擊者)及小霸王(操控型攻擊者),同時擁有復仇者與小霸王特徵的則被稱為「綜合型攻擊者(6)」。是次研究發現,本港約有7.7%的學童為復仇者,5.1%為小霸王,9.4%為綜合型攻擊者。比較常見的復仇者(反應型攻擊者)會出現攻擊行為是源於對他人的行為或說話出現錯誤理解,感到被冒犯,導致情緒失控,繼而採取復仇行動去保護自己,因此「悅讀新視野」計劃透過繪本故事、不同的過程戲劇及情境討論,糾正他們對外在資訊的認知及理解,教導學生情緒管理都是介入輔導的重點。

不過,真正的欺凌行為往往由小霸王 (操控型攻擊者)引起。小霸王(操控型攻擊者)會因利益主動攻擊他人,大多數都缺乏同理心但聰明,認為攻擊他人會為他們帶來好處,對事物的認知有偏差,背後大多是有目的和動機。在應對小霸王時,故事介入小組會運用多本故事,配合不同活動如角色扮演,重點提升學童對欺凌受害者的同理心,鼓勵學童嘗試換位思考,讓他們認識欺凌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學習互相尊重。

研究結果:故事介入有效助學童控制憤怒 攻擊行為指數最多減近五成至正常水平

從2017至2019年的研究發現,在311名年齡介乎7至10歲的參加者中,十節的故事介入小組均可減少學童未來演變成小霸王或復仇者的機會,兩者的攻擊行為指數較小組開展前分別減少了33%及31%,當中復仇者(反應型攻擊者)攻擊行為指數更由計劃前平均超出正常水平的12.1,下跌至比正常水平9低的8.13;同時擁有復仇者與小霸王特徵的「綜合攻擊指數」則大幅下跌了32%,由計劃前不合格的18.32,回落至比正常水平14低的12.42。而在小組結束後半年的跟進研究中亦發現,兒童的攻擊行為並沒有反彈,與小組開展前比較,復仇者(反應型攻擊者)、小霸王(操控型攻擊者)的攻擊行為指數的跌幅都超過四成,當中小霸王(操控型攻擊者)的攻擊行為指數跌幅最大,由6.22下跌近五成 (47%)至正常水平4以下的3.31,反映即使小組結束,故事介入對兒童仍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響。

另外,「故事介入」對於建立學童正面的管理情緒方法非常有效,且比一般的故事活動更能夠減少由憤怒所引發的攻擊行為。研究結果顯示,在小組結束後,不論有沒有外在刺激,學童出現憤怒的情況減少8%,而學童的「憤怒控制7」指數較活動開展前提升了13%,反映學童更會嘗試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小組結束半年後「憤怒控制」指數更持續上升至達15%;與沒有進行任何故事小組的兒童比較,故事介入手法對「憤怒控制」的成效顯著逾11.5倍。與小組開展前比較,社交問題在小組完結後半年亦減少39%。

參加者分享:「紅黃綠燈」情緒控制秘笈改善了姊妹關係

升小四的林藹翹今年暑假期間,參加了「悅讀新視野」計劃。藹翹在學校並非問題學生,在情緒控制(7)等的校內表現都不錯,但在家中卻不時為爭奪玩具和家姐吵架。面對衝突,兩姊妹習慣冷處理應對,不理會對方,沒有正面處理導致衝突的成因,令姊妹關係時有介蒂。負責小組的安徒生會註冊社工魏麗香姑娘了解到藹翹在面對家姐時,特別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甚至出現復仇行為,就鼓勵她嘗試用故事活動「紅黃綠燈」情緒控制秘笈管理情緒,配合不同繪本讓她學習同理心,改善問題。

衝突源於誤解,藹翹不明白家姐為甚麼要搶走她的玩具,家姐也不知道藹翹不願意分享玩具,但經過八節的「悅讀新視野」小組,藹翹慢慢代入不同的故事角色,學習從他人角度理解事件,更試著分析自己的情緒,她以故事《菲菲生氣了》為例:「家姐搶我玩具嗰陣,我就好似菲菲咁嬲,想爆發。」知道自己失控是因為憤怒後,藹翹以「紅黃綠燈」秘笈控制情緒及了解家姐想法,化解矛盾:「我會離開現場,去洗手間洗臉冷靜一下。之後問家姐點解要搶玩具,家姐解釋自己太衝動太想玩。我就用綠燈同家姐解釋:『我都唔開心俾你搶咗,我都想玩,不如我哋一齊玩?』」

藹翹懂得運用紅燈:停一停,冷靜情緒,先處理憤怒情緒;再運用黃燈:想一想,思考或找出其他可能,對事件作出合理的解讀;最後用綠燈:行一行,提出解決方法,以和平的方式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期望。計劃結束至今約三個月,藹翹認為最大的得著是與家姐的關係變好,相處更融洽。

建議多應用故事介入治療 及早預防兒童行為問題

馮麗姝博士表示,擁有復仇者及小霸王特徵的兒童可早於4至6歲就能被觀察出來。因此本會建議,及早介入幫助兒童進行情緒教育,能減少日後出現欺凌行為的機會。

安徒生會總幹事黃美坤女士認為學會情緒管理,小朋友在將來才會有優秀的表現:「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小朋友的成長。假如小朋友情緒管理差,他們便有機會會逃避社交、逃避上學,最後導致學業成績差,更甚導致隱青的出現或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家長亦應學習故事介入治療,從小培養小朋友正確情緒管理的方式。」

黃美坤女士又建議:「在疫情之下,家長和小朋友都被困在家中,出現了『困獸鬥』的情況。因此,家長能運用這段親子時間,善用安徒生會網上資源網站『悅讀花園』,瀏覽豐富的故事資源,觀看故事短片,進行親子伴讀。」她又指,承蒙香港公益金贊助,安徒生會得以在本年度擴大服務範圍,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故事介入治療的專業訓練,又會舉辦學生故事講座及家長工作坊等,鼓勵不同界別人士一同參加,以故事建立孩子的生命。
安徒生會「悅讀花園」網站:https://storytelling.org.hk/

為鼓勵家長多留意小朋友潛在的行為問題,本會特設計以下測驗。測驗結果只供參考。

情緒小測試- 你容易生氣嗎?

仔細閱讀下列每道題,認同的話計一分。

  1. 當別人責怪一些我沒有做過的事,我會生氣。
  2. 我不能忍受在別人面前被批評,我會很生氣。
  3. 當我做好事時,別人卻說我做壞事,我會很生氣。
  4. 當我遇到挫折時,我會很生氣,更甚想想打人出氣。
  5. 當我表現良好的時候,卻得不到別人注意,這會令我覺得困擾。
    回答上述問題,分數越高,表示你的生活越容易被憤怒控制。
    A. 假如你獲得了4-5分,代表你是個十分容易憤怒的人,可能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被憤怒牽著鼻子走啊!
    B. 假如你獲得了0-3分,恭喜你,你是一個會控制情緒的人,只要好好保持,便能成為情緒管理大師!

1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在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調查
2 2019年獅子山青年商會及香港家庭調解協會發表的 「童心解欺零問卷調查」
3 2020年香港城市大學馮麗姝博士「參與近期社會事件的攻擊者及受害者形成的潛在原因及其特徵」調查報告
4 研究採用國際常用及認可的量表,為學童進行量性及質性的評估。學生首先填寫由國際認可的「反應型和操控型攻擊問卷」,篩選出高危學童,再使用嚴謹的隨機分組方法URN (Urn Randomization Program) 根據年齡、性別、問卷得分進行分組
5 攻擊行為並不等於欺凌,欺凌指有計劃地使用肢體暴力、言語威嚇或排斥別人等攻擊行為來得到「著數」,例如:金錢、物質、權力等
6 復仇者多次在復仇的過程中獲得好處,慢慢認同欺凌行為,由被動復仇轉為主動欺凌他人,令他開始出現小霸王的特徵,成為綜合型攻擊者
7 「憤怒控制」 (Anger Control) 量度學童會花多少心力於控制憤怒情緒上,如令自己冷靜等

zh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