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日報︰給孩子的理財第一課

香港經濟日報︰給孩子的理財第一課

甚麼是理財?在幼稚園至初小的活動中,十之八九的孩子都不懂回答。投委會於2021年訪問1,203位香港家長,44%父母認為子女不明白父母賺錢辛苦及不懂得珍惜金錢,24%父母認為子女缺乏儲蓄紀律。現今社會物質充裕,孩子所需的一切已由父母供給,從不缺乏又「無錢過手」的孩子,如何學習珍惜?

孩子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基本上都由家長預先安排妥當。為甚麼要給予額外的零用錢?有錢會亂花嗎?不花的話豈不是沒用?孩子有需要才請我買,這不是更容易掌控嗎?相信部分家長會抱着這些疑惑。如果孩子正處於幼稚園階段,並沒有獨立使費,其實可藉着小額的零用錢培養儲蓄習慣。讓孩子選一個他喜歡的錢箱,每星期放進十元八塊的零用錢。當數量和重量都漸漸增加,孩子可以感受到儲蓄的那份實在。對於年幼孩子,實體錢箱會比戶口上的數字更易於理解。

放在家長戶口裏的是家長的錢,放在孩子錢箱裏的是孩子的錢,這可是大不同。如果要買東西就請爸媽買,根本不需思考,因為那是爸媽的錢。試想想,如果孩子自己有100元的話,用了20元就剩80元。家長可以與孩子商量,需要或值得買嗎?多到一些店比較價格會更好嗎?重要的其實是思考過程。為人父母都想把全世界最好的給孩子,不過全世界最好的並不是物質供給。正確的觀念和思考模式,讓孩子一步一步學習經營生活,才是終身受用的財富。

當孩子年紀漸長,需要自行使用更多在交通膳食等開支上時,零用錢金額就應相對提升。以能夠應付最低開支為準則,再加多一點點作自由運用。

建立自己的錢概念

智冠想要購買玩具,爸媽不答允。他心生妙計想用「做家務」來賺取零用錢,不料媽媽反問,她是否也應收取智冠在家食宿的費用呢?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時,可以討論身為家庭一分子的責任和義務。家長亦可思考「做家務賺錢」的利與弊。金錢雖能令孩子短期內提升動力,但長此下去,孩子容易每事依賴金錢誘因,削弱對自我追求的積極性,和個人責任的認知。

……………….

《我想要零用錢》

作者:高大永

繪者:金永鎮

出版:采實文化

……………….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在《最棒的鞋》一書中,主角渴望擁有一雙新潮球鞋,但家中經濟未能負擔。一次,他在價錢相宜的義賣店找到那雙球鞋,雖然尺碼過小,他還是勉強買下。後來不合穿的鞋子令腳部受傷,同時發現有一位同學的鞋破了底仍然沒有更換,經一番考量之後,主角決定將不合穿的鞋送給同學。

或許每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情節,渴想擁有同儕之間流行的東西。我們應按家庭經濟狀況衡量,適時引導孩子分辨「需要」和「想要」,不應抱持「人有我有」的心態去購物。故事中的外婆也擔當了良好的引導者角色。孩子希望花零用錢購買不太合穿的球鞋時,她沒有斷然拒絕,反而尊重孩子的決定。孩子初嘗苦果後,外婆才為他買一對合適的靴子。過程中給予孩子自我反思的空間,體會及學習也更為深刻。

……………….

《最棒的鞋》

作者:瑪莉白‧波茲

繪者:諾亞‧瓊斯

出版:台灣東方

———————————

童話理財寶庫

安徒生會「童話理財寶庫」計劃,結合故事活動和理財教育,為學校提供免費講座及工作坊,期望兒童從中輕鬆學習到正確理財知識,善用自己的財富。

對象:4至8歲兒童及其家長

查詢:2338 5588

作者:黎佳欣

責任編輯:李越樺

閱讀原文電子版

按此放大圖片

zh_HK